游戏人生
引言
我常常不避讳的和同龄的朋友说,是游戏塑造了我。且不说长辈们大多对此持质疑乃至激烈反对的态度,即便是同龄人,也往往对我将游戏(尤其是电子游戏)抬到如此之高的程度,表示怀疑。
在中国,游戏一直处于一种社会的边缘化地带。我是一个90后,在我小的时候,游戏厅,网吧等等场所,往往被视为是社会的阴暗面,只有二流子才会去的地方。
我一般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过于离经叛道。因为我知道,在自我独立之前,我在家中是没有什么决定权的,所以为了避免冲突,我从小到大也一直保持了一种相对乖的状态。成年以前,我并没有去过网吧。
实际上,我热爱游戏,倒并没有像许多网瘾少年一样,花大把的时间去玩,玩的如痴如狂。此中原因,暂不赘述,以后再讲。于我而言,游戏很重要,但并不是说游戏过程本身多么重要。游戏是一种娱乐方式,也是一种艺术形式,所以我可以欣赏,却不太接受其反过来破坏我的生活。
为什么要写
其实一直有想法要去写一写我的游戏生涯。如引言中所说,我从小到大一直保持了一种比较乖的态度——尽管实际到底如何,可以另说,但我确实没有因为游戏而导致周围的人对我有什么过多看法。所以,即使在我的父母眼中,他们的态度也一直是如此:“虽然知道瑞文有时会玩,但看起来应该不会玩太多,只要不影响学习就罢了。”
而我不得不说,游戏对我太重要了。我很反感别人(尤其是我的家人)摆出一副“你偶尔玩玩我不会说你”的姿态,因为游戏是光明正大的,不是什么坏毛病,不需要别人包容,我偶尔玩还是经常玩,只要合理合法,不影响别人,那就是我自己的事情。
我身上的诸多优点,有大半都来自游戏——这样的话毫无夸张,甚至有些保守。我知道无论我说多少,都很难改变他人对游戏的既定看法,但我想,哪怕把我的经历作为故事写下来,也是好的,哪怕当一段街头巷议呢。
前几天,某报纸发表社论,声称电子游戏是“精神鸦片”。我当时倒没有太激动,因为我早已习惯了,在我有限的20多年人生中,社会主流舆论对游戏的口诛笔伐实在太多,无论有多荒唐,我都麻木了。
文章我也看了,观点实在不值一驳,过几天又修改了重新发布,去掉了过于负面的描述。我甚至怀疑,打着官方旗号反复这么一下,是不是去抄底游戏公司的股票了。
我小的时候,游戏被视作洪水猛兽,是“电子海洛因”。没想到20年过去,还降级了,变成了“精神鸦片”。这个说法倒是勾起了我的回忆,因为资本论的开篇,就把宗教称作“精神鸦片”。与许多人的印象不同,马克思把宗教称作精神鸦片,其实没有带有多少的贬义,相信读过原文的朋友应该明白我的意思,这里不再展开去说了。
前几天的这场风波,尽管没有让我感到惊讶,但确确实实刺激了我一下。既然早有想法去写,那就写吧。起了一个大字标题——“游戏人生”,似乎也不显得那么扎眼——因为游戏确实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,我自己是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好隐瞒的。我倒是想问问,我从小到大一直循规蹈矩,长大了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工程师,这么一个简单的爱好,到底招惹了谁,为什么要像阴沟里的老鼠一样,遮遮掩掩。
开始吧!
那末,开始吧,我的游戏人生。
Q.E.D.